唐初发行的“开元通宝”,钱文为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写,文字端庄凝重,文字、重量、形制均成为后世铸钱的楷模。在唐代的货币经济中,“开元通宝”占有重要的地位。中唐以后,藩镇割据,相互兼并,战乱不已。五代承唐末兵劫之余,经济恶化的情况继续加剧,出现了法定货币的短缺和流通货币的滥恶。
宋元通宝狭通版(正、背)
宋元通宝小字版(正、背)
在战争和割据的情况下,五代的商品经济状况表现为物资匮乏,货重钱轻。后唐天成元年(926年)八月,中书门下奏称:“访闻近日诸道州府所卖铜器价贵,多是销熔见钱,以邀厚利。”既然“销钱为器,其利十倍。”致使铜钱不断退出流通领域,从而造成铜钱的短缺,出现了钱荒现象。
宋元通宝小字阔缘版(正、背)
宋元通宝小元版(正、背)
后周铸币为五代重要的一次铸币,显德二年(955年)铸造的“周元通宝”是五代时期铸行多、质量铜钱。当时铜材紧缺,周世宗便下令毁佛铸钱,但遭到佛教徒和满朝大臣的反对。可是,周世宗柴荣才智过人,搬出了“舍身饲虎”的典故,他说:“吾闻佛说以身世为妄,而以利人为急,使其真身尚在,苟利于世,犹欲割截,况此铜像,岂有所惜哉。”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货币短缺的严重性。
五代的战争和割据,不仅加剧了钱荒,同时也助长了盗铸之风。盗铸货币成为五代劣币泛滥的主要原因。为了有利可图,盗铸者主要在币材上杂以铅、锡来获取厚利。据史籍记载:“泉布之弊,杂以铅锡。惟是江湖之外,盗铸尤多。市肆之间,公行无畏。”可见盗铸的猖獗。
宋元通宝的市场价值高吗
庆阳艺术/工艺/收藏品相关信息
2021-12-31
2021-12-31
2021-12-31
2021-05-20
2021-05-19
2021-05-19
2020-11-26
2020-08-13
2020-06-06
2020-06-06